简答题:D煤矿设计年产量为150×104t,1983年投产。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D煤矿设计年产量为150×104t,1983年投产。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4%~50.81%之间;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在3个月左右,为一级自然发火矿井。1986—1998年共发生过18次自然发火事故,不仅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危及职工人身安全,而且打乱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别是1997年“2·10”事故,造成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通风区长等8人遇难,教训十分惨痛。为此,D煤矿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强化安全管理。实现了近2年无自然发火事故。D煤矿1986—1998年间先后共发生18次自然发火事故,其中17次发生在8号煤层,发火规律明显,发火地点集中,在回采面收作线附近(7次,占事故总数的38.9%)和巷道施工或生产过程中漏顶及区段溜斜过煤段处(10次,占事故总数的55.6%);每次发火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自1986年8月2日至1998年1月19日,共发生自然发火18次,平均每年发火1.5次,每次发火时间平均为231天,1992年2月10日和1992年2月12日,两次发火的间隔仅为2天。发火征兆较为明显,有一氧化碳,其浓度呈上升趋势,有煤油味,出现烟雾,有高温点及出现明火等。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简述煤自然发火的条件。
2.简述影响煤自燃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防治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
4.简述火区密闭的原则。
5.简述封闭区火灾熄灭的判别指标及火区启封条件。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J煤矿为井工,生产能力为120×104t/a,共有员工1200人。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尘有爆炸

J煤矿为井工,生产能力为120×104t/a,共有员工1200人。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4

查看答案

效益成本分析法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下的动态评价的一种方法,用( )指标反映。

效益成本分析法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下的动态评价的一种方法,用( )指标反映。 A.益本率 B.投资回收期 C.设备最佳更新期 D.投资效益系数

查看答案

到期分批偿还债券比到期一次偿还债券发行费较高,但便于发行。( )

到期分批偿还债券比到期一次偿还债券发行费较高,但便于发行。( )

查看答案

对于多个投资方案而言,无论各方案的期望值是否相同,标准离差率最大的方案一定是风险最大的方案。( )

对于多个投资方案而言,无论各方案的期望值是否相同,标准离差率最大的方案一定是风险最大的方案。(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煤气净化区域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及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煤气净化区域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及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鼓风机室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2区 B.脱酸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