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某石膏矿区在不足0.6km2的范围内,设立有甲乙丙丁戊5座矿山,其中甲、乙、丙3座石膏矿无安全生产许可证。5座矿山各自为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某石膏矿区在不足0.6km2的范围内,设立有甲乙丙丁戊5座矿山,其中甲、乙、丙3座石膏矿无安全生产许可证。5座矿山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开采影响范围重叠,且地面建筑物位于地下开采的影响范围内,为矿山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005年11月6日19时36分左右.该石膏矿区发生井下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落,引起地表塌陷,形成一长轴约300m,短轴约210m,面积约5.3×104m2的近似椭圆形的塌陷区和24.5×104m2的移动区。造成甲、乙、丙3座石膏矿井下48名作业人员被困、地面88间房屋倒塌、29名矿山员工和家属被困,矿山工业设施严重受损。事故发生后,各石膏矿立即向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各自积极展开自救。当地县、市政府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到事故现场、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集400多名武警、消防、驻地部队官兵、5个专业矿山救护队90多名队员以及部分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参加救援工作,并按事故报告程序上报。此次事故最终造成33人死亡(其中井下16人、地面17人)、38人受伤(其中井下26人、地面12人)、井下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4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分析该事故的等级及事故上报的单位。
2.简述事故报告内容。
3.简述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4.简述分析该起事故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

查看答案

对于上游式尾矿坝堆积至( )最终设计坝高时,应当对坝体进行一次全面勘察,并进行稳定性专项评价。

对于上游式尾矿坝堆积至( )最终设计坝高时,应当对坝体进行一次全面勘察,并进行稳定性专项评价。 A.1/3以下 A.1/3以下 A.1/3以下 A.1/3以下

查看答案

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的筑坝方式是指( )方式。

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的筑坝方式是指( )方式。 A.中线式 A.中线式 A.中线式 B.上游式 B.上游式 B.上游式 C.下游式 C

查看答案

爆破边缘到准轨铁路中心线的距离不能小于( )m。

爆破边缘到准轨铁路中心线的距离不能小于( )m。 A.3 B.2.5 C.2 D.1.5

查看答案

某地区探明地下存在较大矿床,矿体埋藏较深,且埋藏条件较为复杂、分散、平面尺寸和高差不大。经研究计算,该矿体采用露天开采的

某地区探明地下存在较大矿床,矿体埋藏较深,且埋藏条件较为复杂、分散、平面尺寸和高差不大。经研究计算,该矿体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以下选项中最适合本次开采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