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例案例,全面分析田家英的政治、道德、能力资格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
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式上致“开幕词”,受到全场热烈欢迎。休息时,一些代表走到毛泽东面前,赞扬开幕词写得简短有力,鼓舞人心。毛泽东以赞赏的口气对代表们说:“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少壮派,叫田家英,是我的秘书。”
田家英从1948年8月开始任毛泽东的秘书,后又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等要职。
田家英参与了第一部《宪法》及《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等重要文献、文件的起草工作;又是《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的编辑者。他还兼任过《红旗》杂志常务编辑、中共党史编委会委员等职。然而,田家英并没有什么大学文凭与学历,完全是依靠刻苦勤奋而具有了广博的知识,达到了相当的思想理论水平,得到了毛泽东的欣赏与社会的承认。
田家英,原名曾正昌,1922年1月生于成都,自幼失去父母。在中学阶段即因生活所迫辍学,靠卖文为生。在1936—1937年,他以“田家英”的笔名发表了很多文章,他一生以“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为座右铭,“爱书爱字不爱名”。
田家英任职期间,一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抵制极左思潮的种种错误。“七千人大会”后,在刘少奇、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田家英经过广泛认真的调查,向毛泽东提出“包产到户”的建议,同时负责起草《恢复农业的十大政策》。不久,党内凡主张“包产到户”的同志都受到错误的批评。田家英被迫作了检查,但他始终没有说出刘少奇委托他向毛泽东建议的事,也没有把责任推给下面的同志。
“文化大革命”初期,江青一伙策划了对吴晗的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毛泽东让田家英阅读《海瑞罢官》剧本,然后提出看法。田家英看过之后,对毛泽东说:看不出有什么阴谋,如果硬说这个剧本有阴谋而展开批判,那么以后就没有人敢研究历史,敢写历史剧了。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陈伯达、田家英等人谈话时说:《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为了保护可能被伤害的同志,在整理毛泽东这次讲话的记录时,田家英毅然删去了讲话中涉及彭德怀的内容,还删去了毛泽东表扬关锋、戚本禹的一段话,这便成了他“篡改毛主席著作”罪名的由来。
田家英对毛泽东始终是敬仰和尊重的,由于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对毛泽东的缺点也看得比一般人更清楚,他殷切希望毛泽东能摆脱一些日常事务,潜心于理论研究,著书立说,指导党的工作。田家英曾说:“如果允许他离开中南海,他想给毛泽东提三条意见,其中一条是主席听不得批评意见,一条是主席应该专心于理论研究,还有一条是不要百年之后遭人议论。为此,有人在庐山会议上抓住田家英不放,毛泽东后来在一个发言材料上批道:“这是挑拨!秀才还是我们的!”这一批示暂时保护了田家英,但毕竟是暂时的。1966年5月25日下午,王力、戚本禹来到田家英中南海住地,令他停职反省,交清全部文件,搬出中南海。第二天,田家英含冤离开了人世。他留下遗言:“相信党会把问题搞清楚,相信不会冤沉海底。”
要求:
1.运用相应的理论进行分析。
2.结合案例内容分析。
3.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