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甲、乙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丙各开一枪,其中一枪击中丙的头部,另一枪击中丙的心脏。事后证明两枪都足以致使丙死亡,但无法证明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多选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甲、乙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丙各开一枪,其中一枪击中丙的头部,另一枪击中丙的心脏。事后证明两枪都足以致使丙死亡,但无法证明谁击中何处以及哪一枪先击中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如果证明甲先击中丙,则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A.如果证明甲先击中丙,则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B.如果甲、乙开枪同时击中丙,致使丙死亡的,甲、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如果确定一枪致使丙死亡,但无法确定谁开的这一枪,按照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甲、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B.如果甲、乙开枪同时击中丙,致使丙死亡的,甲、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如果确定一枪致使丙死亡,但无法确定谁开的这一枪,按照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甲、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如果要求证明甲、乙的行为“未得逞”时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那么,对甲、乙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既遂,也不能认定为犯罪未遂
C.如果要求证明甲、乙的行为“未得逞”时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那么,对甲、乙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既遂,也不能认定为犯罪未遂
D.如果认为只要着手实行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既遂,就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那么,即使不能证明甲、乙“未得逞”,也应认定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D.如果认为只要着手实行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既遂,就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那么,即使不能证明甲、乙“未得逞”,也应认定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均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故不真正不作为犯不存在是否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 B.即使行为人的履

查看答案

关于追诉时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追诉时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不能适用该规定计算危险驾驶罪

查看答案

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

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

查看答案

2009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11年3月20日,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

2009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11年3月20日,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6月被抓获。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

查看答案

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