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
设置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主题,引起注意。
同学们,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引入正课。
(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
(2)结合听到的录音检查课前预习,采用先自查后小组互查的方式。
(3)大声自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楚,速度适宜,做到准确无误。
(4)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演示朗读,其他成员评价,以调动所有同学朗读的积极性。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讲解重点词语、句子。学生结成四人小组,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辨析古今异义,辨析一词多义,翻译句子,最终翻译课文。
2.思读课文,教师准备好以下问题:
(1)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3)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四)迁移拓展
1.提问:《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但正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是中年好学,学有所成;仲永是少年不学,一事无成。
从写法上看,《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加以侧面描写,来表现吕蒙的长进;而《伤仲永》则借事说理,先叙后议,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课后大家熟读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我们学过《伤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
【板书设计】
1.结合本课请你谈谈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乐趣?
2.请谈一谈你的教学重难点?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