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矿井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40万吨/年。矿井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齐全有效。井田的典型构造特征为断块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79.6立方米/小时,最大涌水量为1196.3立方米/小时。矿井为低瓦斯矿井,3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然发火等级为Ⅱ类自燃,最短自然发火期为57天。冲击倾向性鉴定3煤层有弱冲击倾向性,顶板有强冲击倾向性,底板有弱冲击倾向性;3煤层经冲击危险性评价为冲击地压煤层,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事故当班,综掘队和防冲项目部在1303工作面泄水巷及3号联络巷施工。10月20日中班14时,综掘队党支部书记张某、副队长王某组织召开班前会,安排当班工作,当班出勤28人(含3名管理人员),井下分成两队施工。跟班副队长王某、技术副队长迟某、验收员夏某等3名管理人员负责当班安全管理、技术指导、工程验收等工作。事故发生时,掘一队已完成顶部支护,开始准备帮部支护,为方便帮部支护,掘进机司机正在调整机头位置。班长张某在掘进机后整理风筒,听到轰的一声,感觉被冲击一下就失去知觉了,后被救援人员救出。事故发生时,两组人员正在施工帮部卸压钻孔。
经调查发现,煤矿3煤层及其顶底板具有冲击倾向性;事故区域埋深1027~1067米,煤岩体自重应力高;采掘及疏放释水、3煤层分岔合并及构造影响、巷道临近贯通等,形成高应力集中区;采用的防冲措施没有有效消除冲击危险,在当班掘进、施工卸压钻孔扰动和田桥断层带滑移影响下,诱发冲击地压事故发生。事故巷道沿底板托顶煤掘进,上部为顶煤和泥岩组成的复合顶板,节理发育,受到冲击后易碎胀破坏。现场施工卸压钻孔曾发生卡钻现象,施工区队、防冲办公室分析认为只是风压不足的原因,未进行深入分析。冲击地压发生时,冲击区域内作业人员数量较多。联络巷有100米长区域评价为强冲击危险区域,现场配备了10套防冲服,作业人员进入该区域时未穿防冲服。
1.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防范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通知》,请简述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2.开采3号冲击性煤层,需要遵守哪些安全规定
3.指出开采3号冲击倾向性煤层时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4.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必须采取冲击危险性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简述冲击地压的防冲技术性措施。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