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材料:【材料1】江泽民同志2003年6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法国国防部长米谢勒·阿利奥·马里女士一行。江泽民强调: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影响值得重视,但伊战没有改变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5月14日,法国《世界报》刊出该报对国防部长阿利奥·马里的专访。在那次谈话中,她批评了美国的“优越主义”,引起了广泛注意。阿利奥·马里向本报记者表示,那次谈话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表达”。她说:“我一向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盟友的作用之一就是表达自己的看法。”“法美分歧在于对世界看法的不同。法国认为看待世界不应该只有一个视角,一种观点。我们有权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有权保持自己的视角。”比如反对恐怖主义,法国更倾向于从缩小南北差距、消除不平等入手解决矛盾。法国与美国的差别,也许还表现在决策时民众的意见在法国较多地被作为依据,如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法国决策就带有“人民特性”。阿利奥·马里强调:法国在外交与防务领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国际关系中各种力量所构成的各个“极”趋向平衡。
——摘自新华网
【材料2】除伊拉克这一现实问题外,俄法德首脑在圣彼得堡还就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走向深入交换了意见。他们一致认为,目前世界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各国面临着要“多极化”还是接受“强权政治”的选择。三位领导人指出,由一两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在联合国范围内靠集体力量来保障世界安全。不过基于现实的考虑,俄法德声明无意结盟并采取对抗行动,而是准备“作为伙伴”同美英共同解决完善世界安全体系、强化国际法地位等问题。的确,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各种力量的组合不会因为一次战争而完成,不过俄法德三国的接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圣彼得堡会晤又一次在道义方面对美国霸权行为进行了还击,同时还发出了三国拒绝接受建立单极世界企图这样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
——摘自人民网
【材料3】如今,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国际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单边主义倾向。特别是发生“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对其安全战略进行了调整,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首要任务之一,并公开宣称要对一些敌对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在这一背景下,伊拉克战争终于在2003年3月20日爆发。在战争的目标和授权情况方面,海湾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把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而不是要推翻萨达姆政权。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不但要“消除伊拉克犬规模杀伤性武器所构成的威胁”,更要推翻伊拉克现政权。
——摘自人民网
【材料4】1990年3月3日,邓小平指出:“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2-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l,中国对多极化趋势是什么态度?
(2)材料2中,俄法德三国对多极化趋势持什么态度?
(3)材料3中,美国采取的战略对多极化趋势有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4说明中国在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