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暂无材料2: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10%一路上涨,2006

  • 题目分类:考研政治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暂无
材料2:
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10%一路上涨,2006年突破11%,并于2007年达到11.9%。然而经济偏快增长也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有可能由偏快转为过热。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任务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国内许多外向型出口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出口持续出现下滑势头。上半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突出的位置,即“一保一控”。财政部等部门宣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央行8月初调整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9月16日起又下调了人民币待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同比回落了2.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五年多首次低于10%,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日益显现,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中国已经从持续升温转入降温状态。11月9日国务院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的公布。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号,四万亿的投资将对经济产生最直接的拉动。十二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资料财政部网站,新浪财经等。
问题:
(1)CPI走势和变化反映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结合材料分许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6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

查看答案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

查看答案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历史

查看答案

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有(  )。

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有(  )。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是(  )。

下列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