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制约因素;资源利用水平

  • 题目分类:考研政治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制约因素;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高投入、高消耗:单位产值资源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3~4倍,欧洲的4~5倍,日本的7~9倍,甚至是印度的1.8倍;我国国内GDP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环境和生态遭到破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
【材料2】 2003年,中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697万人,比2002年增长17%。多数软件人才通过正规的大学教育,集中在软件工程师的层面上。
【材料3】科技部研究中心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
时期 资本贡献率 劳动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1979~1997 37* 16* 47*
2000~2005 32*37 12*10 56*53
2006~2010 32*37 10*9 58*54
2010~2015 32*37 8*7 60*56
注:l998年以后为预测值,GDP的增长率取7%。带*号者是采用“a=K/(K+SL)”计算的结果;不带*号者为“a一积累率”的计算结果。
【材料4】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十七大报告节选
请回答:
(1)中国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2)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分析新型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联系。
(4)分析新型工业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5)分析新型工业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统计显示,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能源的年消费量只翻了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

统计显示,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能源的年消费量只翻了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的自给率始终在90%以上,从而表明(、)

查看答案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  )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  )A.人才 B.技术 C.对外开放 D.体制创新

查看答案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因为(  )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因为(  )A.就业是民生之本 B.就业是一般政策 C.就业是权宜之计 D.

查看答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查看答案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