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上中学后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挤眼睛的习惯,受到父母亲的训斥。自己也认为一个女孩子挤眉弄眼很

  • 题目分类:心理咨询师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上中学后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挤眼睛的习惯,受到父母亲的训斥。自己也认为一个女孩子挤眉弄眼很不好,但做了很多努力,没有明显效果。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已经讲清楚了,在这方面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有个远房外甥女以前因为紧张也有这个习惯,但我帮助她解决了,现在她都结婚了,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行为。你需要我怎样帮助你呢?

求助者:我也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女孩子,有挤眼睛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

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再说目标就是改掉挤眼睛的坏习惯。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要按照咨询目标去帮助你解决心理问题,而咨询目标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

求助者:我明白了,我就想改掉挤眼睛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

心理咨询师:挤眼睛是一种行为,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你现在每天挤眼睛大约有多少次呢?

求助者:(沉默)老师说其实我上课不怎么挤眼睛,空下来的时候经常出现,我想一天总有几百次吧,大约两三百次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挤。

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看,一次都不挤是不是目标有些高了?

求助者:可能吧,可我作为一个女孩子,真不能有挤眼睛的坏习惯。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挤眼睛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挤。改变挤眼睛的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

求助者:两种方法?可我不懂啊!您就替我选吧。

心理咨询师:好吧,我给你使用厌恶疗法改变你挤眼睛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挤眼睛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挤眼睛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挤眼睛了,行为因此而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挤眼睛。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恐惧的程度。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挤眼睛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伤到我啊!

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噪音刺激再加注射催吐剂,强度尽量小一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咨询师的开场白表现出了()

A.内容表达技术

B.讲了题外话

C.自我开放技术

D.开放式提问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山东银监局关于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制度的通知》要求,从开始,每年分层次组织一次从业人员学习情况考试。

《山东银监局关于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制度的通知》要求,从开始,每年分层次组织一次从业人员学习情况考试。A.2007年B.2008年C.2009年D.2010年

查看答案

四只同样的瓶子内分别装有一定数量的油,每瓶和其他各瓶分别合称一次,记录千克数如下:8,9、10、11、12、13。已知四只空瓶的重量之和以及

四只同样的瓶子内分别装有一定数量的油,每瓶和其他各瓶分别合称一次,记录千克数如下:8,9、10、11、12、13。已知四只空瓶的重量之和以及油的重量之和均为质数,求最重的两瓶内有多少油?A.9B.10C.11D.12

查看答案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多项选择题 A、附属的内驱力B、认知的内驱力C、好奇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查看答案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斯金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

查看答案

“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多项选择题 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响D、文化的功能E、人的能动性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