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按照该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教唆乙诈骗财物,乙拐骗儿童的,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甲不成立教唆犯 A.甲教唆乙诈骗财物,乙拐骗儿童的,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甲不成立教唆犯
A.甲教唆乙诈骗财物,乙拐骗儿童的,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甲不成立教唆犯
A.甲教唆乙诈骗财物,乙拐骗儿童的,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甲不成立教唆犯
B.甲故意唆使乙实施不可能既遂的行为的,属于未遂的教唆,不成立教唆犯
B.甲故意唆使乙实施不可能既遂的行为的,属于未遂的教唆,不成立教唆犯
B.甲故意唆使乙实施不可能既遂的行为的,属于未遂的教唆,不成立教唆犯
B.甲故意唆使乙实施不可能既遂的行为的,属于未遂的教唆,不成立教唆犯
C.甲指使乙杀丙,但乙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杀死丙的,甲属于未遂犯的教唆犯,适用《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处罚,但对乙应适用《刑法》第23条的规定处罚
C.甲指使乙杀丙,但乙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杀死丙的,甲属于未遂犯的教唆犯,适用《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处罚,但对乙应适用《刑法》第23条的规定处罚
C.甲指使乙杀丙,但乙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杀死丙的,按照共犯独立性理论,甲属于教唆未遂,适用《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处罚,但对乙应适用《刑法》第23条的规定处罚
C.甲指使乙杀丙,但乙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杀死丙的,按照共犯独立性理论,甲属于教唆未遂,适用《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处罚,但对乙应适用《刑法》第23条的规定处罚
D.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中的"罪"解释为"既遂罪",属于限制解释
D.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中的"罪"解释为"既遂罪",属于限制解释
D.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中的"罪"解释为"既遂罪",属于限制解释
D.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中的"罪"解释为"既遂罪",属于限制解释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